网络通信中 TCP 和 UDP 是两种核心传输层协议,结合不同工作模式(服务端、客户端、广播)会形成显著差异。以下是详细对比:
维度 | TCP | UDP |
---|---|---|
可靠性 | ✅ 重传、确认、拥塞控制 | ❌ 无保障(可能丢包/乱序) |
连接性 | ✅ 面向连接(三次握手) | ❌ 无连接 |
数据传输 | 字节流(需处理粘包) | 数据报文(有边界) |
头部开销 | 大(20-60字节) | 小(8字节) |
延迟 | 高(握手+重传机制) | 低(直接发送) |
适用场景 | 文件传输、网页加载、邮件 | 视频流、DNS、实时游戏 |
广播/组播需求(如设备发现)→ UDP 广播
极低延迟优先(实时音视频)→ UDP + 应用层重传
轻量级查询(DNS 请求)→ UDP 客户端/服务端
数据完整性关键(文件下载、API调用)→ TCP 客户端/服务端
长连接交互(数据库访问、远程控制)→ TCP
避免网络拥塞(自适应流量控制)→ TCP
场景 | 推荐模式 |
---|---|
局域网设备扫描 | UDP 广播 |
实时视频传输(容忍丢包) | UDP 客户端/服务端 |
网页服务器 | TCP 服务端 |
数据库客户端 | TCP 客户端 |
高频状态上报(传感器) | UDP 客户端 |
协议选择本质是 可靠性与延迟的权衡:
TCP = 可靠传输 + 高延迟
UDP = 低延迟 + 自定义可靠性